“95后”唐凡的生日禮物:捐獻造血干細胞,挽救生命
金山網(wǎng)訊 “8月19日,我將完成捐獻。這一天,距離我入庫登記整整4年,且再過一個星期,就是我30歲的生日。這份生命的饋贈,無疑是送給我最珍貴、最有意義的生日禮物。”在8月14日的“唐凡同志赴南京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會”上,“95后”唐凡用樸實的言語,打動了現(xiàn)場的每一位送行者。如果進展順利,一名血液病患者將因他的大愛之舉重獲新生,唐凡也將成為鎮(zhèn)江市第13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
8月14日,鎮(zhèn)江郵政指揮中心為唐凡舉行歡送會。管奇璠 黃帥 王凌惠 攝影報道
2021年8月24日,一份關(guān)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冊吸引了唐凡。仔細讀后,他毫不猶豫地留下了血樣,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員。
今年7月中旬,唐凡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。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告訴唐凡,他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,詢問他是否愿意捐獻。“我心里很清楚,當自己成為志愿者時,就決定會為這個承諾負責(zé)到底。”唐凡說,能夠有機會拯救一個鮮活的生命,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。
在歡送會現(xiàn)場,唐凡坦言,捐獻并非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完成,家人的支持至關(guān)重要。“我和父母都填寫了遺體及器官捐獻登記表,這次初配成功后,我也第一時間與他們溝通,得到了充分理解。”有了家人的堅定支持,唐凡接受了高分辨配型檢測和全面的身體檢查,順利通過。
對于自己的善舉,唐凡覺得“實在微不足道”,因為“中華骨髓庫里有無數(shù)像我一樣的志愿者,在默默等待著配型成功的那一天”。
造血干細胞移植,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。“目前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只有362萬余人,作為國內(nèi)最早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城市,我市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有1.8萬余人。”市紅十字會相關(guān)負責(zé)人表示,對于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,志愿者還不夠多,加上配型相合率只有萬分之一甚至更低,很多患者在無望的等待中離開人世。
“當你知道自己的血液里流淌著拯救生命的可能,當你明白一句‘我愿意’能改寫一個家庭的命運,這份選擇便有了超越一切的意義。”唐凡說,“今天在此分享我的親身經(jīng)歷,就是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、加入這支有愛的隊伍,為生命接力。”(侯沁怡 記者 楊泠)
責(zé)任編輯:龔逍遙